周慧(周惠仙)亲撰
紫砂,这个听着就让人沉静恬淡,让人温和内敛的名字;这个素面素心从不浓妆艳抹、俏也不争春,只把春来报的质朴的陶土是何时起源,由何人发掘,它究竟有什么魅力,占尽了天时、地利、人和,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让多少文人墨客、名门高士为之竞折腰,让多少辛勤的艺人为之奉献出自己一生的心血与汗水?
关于紫砂陶的创始,曾有一个美丽的传说。相传,在远古时代,有一个异僧,经过宜兴丁山村落,高呼:“卖富贵,卖富贵”,土人群嗤之,僧又曰:“贵不欲卖,卖富何如?”因引村叟指山中产土之穴,及去,发之果备五色,烂若披锦。由此,一传十,十传百,人人都知晓了这里蕴藏着“富贵土”,人们开始用这些“富贵土”制作最早的紫砂茶壶。诚然,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,给美丽的紫砂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。
在紫砂史上,真实的文献记载可追溯到北宋,如梅尧臣《宛陵集》中有句云:“小石冷泉留早味,紫泥新品泛春华”,在答宣城张主簿遗雅山茶次其韵中有“雪贮双砂罂,诗琢无玉瑕”。又有苏东坡的“从来佳茗似佳人”,“松风竹炉提壶相呼”,从这些诗句中,我们可以确切地认证,紫砂之源于北宋是有迹可循的。
供春是明朝正德年间(1506-1571)有实物考证,实物留传下来的第一位卓越的匠师。供春壶造型新颖精巧、温雅天然,质地薄而坚实,在当时已经负有盛名,所谓:“供春之壶,胜于金玉”,曾被诩为“脱尽人巧殊众工,鬼斧神工难雷同”。
明万历年间(1573-1619),宜兴紫砂工艺盛极一时,空前繁荣,许多良师名匠,毕智穷工,制成了很多别出心裁的作品。其中最突出之艺人为供春之徒,叫时大彬,他的作品不务妍媚而时见巧思,出人意外,当时“宫中艳说大彬壶,‘赞曰’:千奇万状信手出,巧夺坡诗百态新”,时大彬和他的两个徒弟李仲芳和徐友泉,为当时紫砂业之三大名家,被当时世人称作:“壶家妙手称三大”,及至清代紫砂陶的制作又在前人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。著名的艺人有陈鸣远,当时北京城有“海外竞术鸣远碟”,“古来技艺能几人,陈生陈生今绝伦”,“一技之能,问世特出,自百余年来,诸家传器日少,故其名尤噪,足迹所至,文人学士争相延揽”。从这些文字记录中,可见陈鸣远在当时的知名度和社会上的影响力,到嘉庆年间(1796-1820),有陈曼生创作了曼生十八式,开创了紫砂的新风格、新风气,由杨彭年、杨凤年等制作,自己在上面雕刻装饰,以此得以“壶从字贵,字以壶传”,“名工名士、相得益彰。”道光咸丰年间,邵大亨脱颖而出,年少即享有大名,有诗云:“壶兮壶兮出谁手,鬼斧神工原不朽”。
明清两代的紫砂陶名艺人,都是我国陶瓷史上的巨匠,他们的作品是人民生活中的瑰宝,为我们的紫砂事业奠定了坚实的根基,他们分别代表着一个个紫砂历史时期,是每一个时代的领军人物,从南宋后期到明代万历年间,是紫砂的草创期。从历史到明代末年,是紫砂发展的第一个高峰,称为典范期。从康熙中期至乾隆晚期,称为繁荣期。到嘉庆道光年间,出现了陈曼生,紫砂壶受陈曼生的影响,风格为之大变,式样转趋典雅适古,表面简洁,壶身光润,面积拓大,适宜表现书法艺术,此阶段称为转化期。咸丰至光绪末年是紫砂陶发展的低潮,紫砂无复当年风采,沦为衰落期。二十世纪初,紫砂业渐起,进入复兴期。此间出现了一些名手,如:俞国良、冯桂林、汪宝根、吴云根、蒋燕亭、裴石民、王寅春、顾景舟、程青珍、朱可心等,都创作了不少严谨的作品,三十年代末期,中日战争爆发,窑事遂停,直至1954年才由国家组织下成立了合作社,把老一代的名手重新召集,由顾景舟、裴石民、朱可心、王寅春、吴云根、蒋蓉、任淦庭等,重新培养新的学员,新一代的陶艺家再现勃勃生机,再创紫砂辉煌。
纵观这一部紫砂春秋,让我们对紫砂这门博大精深、源远流长的艺术不由得肃然起敬,为它的顽强意志、千度成陶、生生不息而深深感动。
紫砂诞生于宜兴已有600多年历史,从早期的粗犷单一、原汁原味发展到今天的多姿多彩、百花齐放,它承载了一代代紫砂文人的荣辱悲欢,见证了紫砂文化的起起伏伏。直至今日,当一代代紫砂新秀人才辈出,济济一堂时,谁又会想到那一团质朴的泥土,会被宜兴人演绎出全新的生命,创造出令世人倾倒的紫砂艺术呢?
延续了几百年的紫砂,仍继续着它古老的辉煌,它走出了历史的桎梏,正大踏步地迈进一个欣欣向荣的紫砂新世纪,完美地展现着它独特的风姿,在漫漫时空中融会着世间万象,为世人所赏识,所珍爱…… |